了解成考了解成考 报名流程报名流程 加分政策加分政策 真题汇总 10年-23年真题 成考办电话成考办电话

咨询热线

13176677032 (点击在线咨询)
首页 > 成考资料 >
自考攻略

2023年山东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汇总(三)

时间:2023-08-03 09:27:46 作者:储老师

z成考助学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

  答:宏观生态学: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宏观层次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生态学: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就是在分子、细胞等微观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一、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19 世纪生态学的两本标志性的书籍。

  3.20 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生态学按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5、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现代生物学时期

  6、20 世纪,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学派,包括(北欧)(法瑞)、(英美)、(苏联)。

  7、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等)等。

  8、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

  9、20 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其中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是法瑞)学派的代表人物。

  10、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2、简述 Tansley、Lindman、Odum 和 Carson 的生态学贡献。

  (1)Tansley 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奠定了基础。(2)Lindman

  对美国塞达波格湖生物群落能量流动的研究中,提出了群落营养动态理论,发表了著名的“能

  量转化 1/10 定律,创立了食物链学说和创立金字塔营养结构学说,从而建立了现代生态理

  论体系。(3)E.P.Odum 是近代生态学的始祖,1953 年出版了他的著名作品《生态学基础》;

  与 H.T.Odum 从生态能量流动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了溪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研究中首次用独创的能流框图来描述群落的能流过程和模式。1983 年,E.P.Odum 提出了较完整的能流基本模型,对能量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Carson 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伤害,警告有关部门注意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 2.生境 4.限制因子 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 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4、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称为()因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称为()因子。气候,生物/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非生物,生物

  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7、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中,什么是间接因子

  生态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对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温度等。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将地形因子称为间接因子。

  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 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 CO2 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两点补充:

  (1)Liebig 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2)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15、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 250kg 产量,钾可维持 350kg 产量,磷可维持 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 左右

  B.350kg 左右

  C.500kg 左右

  D.大于 500kg

  16、用图形表示耐性定律,并简要说明各区域生物的特点。

  17、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C)

  A.高温、高湿

  B.高温、中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18、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

  A.气候驯化

  B.调节

  C.实验驯化

  D.适应

  19、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20、判断:生物对环境只是被动地适应。(×)

  21、判断: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生态因子是不变的。(×)

  22、判断: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23、判断: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24、判断: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它的分布一般很广。(√)

  25、同种乔林生于密森林中时其叶片比生于蔬林中时薄,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子在起主导作用(A)

  A.光照

  B.温度

  C.降水

  D.大气

  2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

  A.趋同适应

  B.竞争

  C.互利共生

  D.趋异适应

  27、“橘生淮北变成枳”阐述的是生态适应中的(趋异适应)适应。

  28、比较分析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2018 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六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光周期现象 2.光饱合点 3.光补偿点 5.贝格曼规律 6.阿伦规律

  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又称总积温。

  二、问答题

  1.太阳光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2.论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的应用意义。

  答:(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N·(T-C)单位:日·度。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写成:T=C+K/N=C+KV,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单位日·度;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V 为发育历期的倒数(1/N)即发育速率。(2)在农业的应用: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 b.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c.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 d.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e.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3.论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答:(1)生物从形态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a 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b 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c 一年生草本,死后留下种子越冬;d 多年生草本,以块茎、鳞茎、根状茎越冬;e 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自保措施)。

  动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或称增加隔热性。体型和颜色变化

  (2)生物从生理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a.增加体内产热量(非颤抖性产热)b.逆流热交换机制 c.局部异温性 d.耐受冻

  结 e.超冷

  (3)生物从形态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一部分阳光;b.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c.蔽光效应,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减少辐射伤害;d.有些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绝热。

  动物:改变毛皮、羽毛等的隔热性,减少脂肪等。有蹄动物的颈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 3℃。

  (4)生物从生理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 降低细胞含水量 b 增加糖或盐的浓度 c 旺盛的蒸腾作用 d 反射红外线的能力。

  动物:a.适当放松恒温性 b.增加血流量 c.蒸发散热 d.忍耐高温

  (5)动物从行为上对高温的适应:主动躲避不良的环境和温度,寻找适宜的环境和温度,夏眠、穴居和昼伏夜出。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答:(1)促进种子萌发(2)促进植物生长(3)提高植物产品品质(4)促进干物质的积累(5)加快昆虫发育速度(6)增加产卵数

  5.北方作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最主要是光周期和温的问题)

  20

  通关资料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 K 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 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 1、3 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为实现生态系统的功能奠定了基础。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两个方

  面的

  内容,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者不可分割,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能量的单向流动和物质周而复始的循环,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齿轮。如果说,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来自太阳,那么,构成生态系统所需要的物质就必须由地球供给。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整体的基本功能。

  1.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因。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通和转换,没有这种能量流动,也就没有生命过程、没有生态系统、没有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各种能量的转换形式和机制是近几十年来生态学研究最集中的热点。’

  2.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循环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和生态系统外部也就是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但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所谓生态系统内物质流动,是指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不过这种流动最初起源于外部的物流最终又归还于外部。

  例如:某化学元素,进人生态系统,最初供给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然后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食物和能源。

  3.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与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能流、物流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一般把信息联系,归纳成以下几种: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有人把生态系统概括为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环境

  或: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环境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生态学家坦斯利于 1935 年比较完整地提出。坦斯利认为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生物包括多种生物的个体、种群和群落,其生存环境包括光、热、水、空气及生物等因子。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静止不动或偶然聚集在一起的,它们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其中一个因子发生了变化,其它因子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生物因子之间、非生物因子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它们通过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运转和信息的交换,在自然界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基本单位,是由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是生态学中功能上的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中分类上的单位。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小至一滴水,一把土,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森林,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生物圈。例如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其中有许多种类的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鱼类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死亡后,在微生物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氮、磷等基本物质,而这些物质又是水中浮游植物的基本营养物,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氧,被消耗的氧由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来补充。水中各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池塘生态系统。

  一、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及观点

  由于生态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哲学命题,其方法论的许多原理与哲学思想中整体与部分、事物相互间普遍关联等辩证唯物论有关,这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系统生态学的研究体现了以下几个观点。

  22

  通关资料

  1.层次观

  层次结构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是有层次性的。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我们的世界就是从由原子颗粒到宇宙这样一系列按层次排列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组织而成的。不同层次的顺序排列,在理论上就跟一个辐射光谱一样,可以向两头无限伸展。通常所说的由基因到个体再到生物圈的“生物学谱”,就是生物世界这种层次结构的反映。

  层次系统是按照系统各要素特点、联系方式、功能的共性、尺度大小以及能量变化范围等多方面特点划分的等级体系。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个多层次的独立体系,一般可分为十一个层级。

  即全球(生物圈)、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

  层次结构理论为我们对自然界进行综合性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原则。注意事物的层次性,一件事物在整个层次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才可能取得对问题的更全面认识。虽然每一生命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但高级层次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规律,从低级层次的结构和功能是由构成它的低级层次发展而来的。因此,研究高级层次的宏观现象需了解低级层次的结构功能动态中可以得到对高级层次宏观现象及其规律的深入理解。对低层次的运动来讲,其生物学意义也只有以较高的层次为背景,才能看得更清楚。在生态学研究中,分析不同层次构成的谱系称为层次分析方法。

  2.整体观

  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每一高级层次都有其下级层次所不具有的某些整体特性。这些特性不是低级层次单元特性的简单迭加,而是在低级层次单元以特定方式组建在一起时产生的新特性。整体论要求始终把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注意其整体特征。

  3.系统观

  系统观与层次观和整体观是不可分的。生物的不同层次,既是一个生态整体,也同样是一个系统,均可用系统观进行研究。系统分析的方法既区分出系统的各要素,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变化,同时又综合各组分的行为,探讨系统的整体表现。系统研究,还必须探讨各组分间作用与反馈的调控,以指导实际系统的科学管理。

  4.综合观

  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在其早期的研究过程中就显示了宏大的综合特征,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其综合性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势。综合观面 I 临的是“问题”和“对象”,而不局限于一定的学科界限,单一学科常受自身学科的定界限制(包括研究手段、方法和思维方式)。生态学既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内容,又与一些基础学科如遗传学、进化论、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相互交叉,同时还大量地利用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现代生态学家们还广泛地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及耗散结构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深入地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协同进化观

  各种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协同进化是普遍的现象。例如:捕食者一被捕食者之问的对抗特性与行为的协同发展;寄生一

  23

  通关资料

  共生转化的协同适应;生物一环境,植物、高等动物被动与主动的对环境的改造。协同进化的观点应是生态学研究全过程中的一个指导原则。

  6:新生特性原则

  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

  2018 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七

  一、名词解释

  1.黄化现象 2.昼夜节律 3.生物学零度 4.休眠

  二、问答题

  1.植物和动物对光强的适应有哪些类型?

  2.植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有哪些类型?

  3.动物有哪些光周期现象?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B)。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质转变为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4、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5、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 D 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8、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为(B)

  A.光饱和点

  B.光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

  10、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11、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V 为(C)。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发育速率

  D.天数

  12、范霍夫定律是指就变温动物而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外界温度上升,体温上升,

  生理过程加快,温度系数 Q10 是温度每升高(C),化学过程的速率即加快 2~3 倍。A.20℃

  B.5℃

  C.10℃

  D.15℃

  1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N 为(B)

  A.平均温度

  B.发育所需天数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14、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

  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C)

  A.李比希定律

  B.阿伦法则

  C.贝格曼法则

  D.谢尔福德定律

  15、许多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这种现象称之为(乔丹)规律。

  本章重点

  问答题

  1.简述植物对极端水分的适应?

  2.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哪些类型?

  3.简述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答:(1)海洋鱼类(低渗):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问题:a 环境水势低,体内水分渗出体外 b 饮水补充,带入盐分导致体内盐分增高。解决办法:a 饮水 b 离子泵泵出离子 c 排尿排出离子)

  (2)淡水鱼类(高渗):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问题:a 环境水分渗入体内 b 排出水分带出盐分导致体内盐分丧失。解决办法:a 不饮水 b 盐腺吸收盐分 c 排清尿)

  (3)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4)变渗(洄游鱼类):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淡水之间,其参透调节兼具高渗和低渗两种特征:依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淡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排出盐,淡水中摄取盐。

  4.盐碱土植物生理上适应的三种类型?

  思考题

  名词解释

  1.腐质殖非腐质殖 2.土壤质地

  问答题

  1.简述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

  2.陆生动物的水分适应途径?

  3.盐碱土与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特点。

  1、水生植物有三类:(沉水植物)植物、(浮水植物)植物和(挺水植物)植物。

  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3、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5、水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主要是鱼类),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

  境的水分平衡。

  6、溯河洄游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最主要表现是(B)。

  A.要适应温度的变化

  B.渗透压由低向高调节

  C.要使渗透压由高向低调节

  D.渗透压的调节机制因环境而异

  7、在淡水生活的鱼类,其渗透压一般属于(高渗)型。(填高渗、低渗或等渗)

  8、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D.黄土

  9、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

  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

  10、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D)。

  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11、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

  A.植物

  B.原生动物

  C.节肢动物

  D.微生物

  12、组成土壤的各种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

  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13、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D)。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

  14、以鱼类为例,论述水生动物如何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二、研究方法

  由于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同时近代生态学的发展主要是与其他科学相互渗透,使得生态学研究方法变得十分复杂。在长期发展中生态学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研究途径可归纳成以下几方面。

  1.野外调查研究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进行考察。包括野外考察、定位长期观测和原地实验等不同方法。

  (1)野外考察

  野外考察是考察特定种群或群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的关系。首先有一个划定生境边界的问题,然后在确定的种群或群落生存活动空间范围内,进行种群行为或群落结构与生境各种条件相互作用的观察记录。

  野外考察种群或群落的特征和计测生境的环境条件,不可能在原地内进行普遍的观测,只能通过适合于各类生物的规范化抽样调查方法。如动物种群调查中取样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去除取样法等。植物种群和群落调查中的取样法有样方法、无样地取样法、相邻格子取样法等。样地或样本的大小、数量和空间配置,都要符合统计学原理,保证得到的数据能反映总体特征。

  (2)定位观测

  定位观测是考察某个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其环境关系在时间上变化。定位观测先要设立一块可供长期观测的固定样地,样地必须能反映所研究的种群或群落

  及其生境的整体特征。定位观测时间,决定于研究对象和目的。若是观测微生物种群,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即可,若观测群落演替,则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3)原地实验

  原地实验是在自然条件下采取某些措施获得有关某个因素的变化对种群或群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在野外森林、草地群落中,认为去除其或引进某个种群,观测该种群对群落和生境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人为地对森林进行疏伐,以观测某些阳性珍稀濒危植物物种的生长。

  2.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生态学的许多研究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控制实验,如个体生态学研究中,研究生态因子对生物代谢过程的影响等。控制实验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影响的方法。如昆虫种群研究中,考察环境因子对种群消长影响的实验就是最普通的控制实验;“微宇宙”模拟系统是在人工气候室或人工水族箱中建立自然生态系统的模拟系统等。除一般生物学、生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方法外,还要结合化学、物理学,尤其是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仪器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等方法进行实验室分析。

  3.模型模拟研究

  模型模拟研究主要通过系统分析来研究生态系统,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的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系统分析除了继续依赖经验、实物模型等手段以外,越来越多地借助于数学和计算机作为工具。因此,系统分析又更多地是指有步骤地收集系统信息,通过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综合,从而能解释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现象,对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作出评价和预测,并对系统作出适当调控的一种方法。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下旬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