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郁达夫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郁达夫散文集《闲书》,是一篇游记散文。郁达夫原名郁文,是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社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他与郭沫若在日本发起成立创造社。1921年10月,郁达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主要小说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薄奠》和《迟桂花》等。散文集有《达夫散文集》《屐痕处处》《闲书》。
2.北京秋天的特点
本文描绘故都北京的秋色、秋味和秋的意境,写出了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以及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念北国之秋的真情。
3.选景特点
作者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潮的颐和园,而是写在皇城中租一间破屋,独处幽静的庭院,去细细品味北方的秋。他选取能反映北方秋季来临的物候特征的景物:如牵牛花、天高云淡的碧绿青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萧索的秋风秋雨,既把北方秋天鲜明、粗犷、苍劲和悲凉的特点写得十分逼真,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4.对比和反衬
作者在本文的首尾部分为赞美北国之秋,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作者在开头部分首先写北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突出写北国之秋的“秋色和秋味”:清、静中透着“悲凉”。然后他用江南的秋景和北方的秋色进行对比。南国之秋,不仅草木凋得慢,天空色淡,而且多雨少风,只让人感到一丝清凉,而尝不到秋的味、秋的色和秋的意境。这样来反衬下文所写的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作品结尾处,作者再次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用“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比喻,来突出北国秋色的浓重和深沉。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的运用,可以让读者从文中对北方之秋的描绘中体会到北国秋天深沉、幽远和高远的氛围。
5.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
作品写法灵活,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相结合、交替运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相结合、交替运用,围绕故都秋天“色彩浓、回味之永”这一中心线索,抒发对于北国秋天的眷念之情。为了写好故都秋天,作者没有写香山的红叶、西山的景色和颐和园的风景,只是选取了北京城内十分常见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和枣子树,这些能反映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进行具体描绘。作品选景虽然有些零散,但能多侧面地渲染和刻画北国秋天的景象,从而将读者带入北方清、静、悲凉的秋的意境中。作者在对这些景物、景色的描绘中,能融情于景,物我交融,以此来抒发内心强烈感受。在对秋的认识和感受上,作者还运用议论与抒情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于北方之秋的深切感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