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在政治把握上,要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激发各方创新创造活力的关系,着力解决好为谁办学、靠谁办学和怎样办学的问题。绝不能在根本问题上犯颠覆性的错误。
第二,在育人理念上,要处理好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促进学生个性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展的关系,着力解决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全面提高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能力。
第三,在体系构建上,要着力解决好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的问题,推动学校教育体系更加开放、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学习革命。
第四,在参与主体上,要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着力解决好各方责、权、利方面的关系,建立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同时创新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式,促进教育服务的多样化,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技术提供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五,在资源配置上,要解决好贫困地区在教育经费、师资信息化、法治等方面的保障,在提高整体质量的同时,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公平、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在师资队伍上,要处理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教师职业的关系,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着力解决好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专业化能力的提升问题,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执教、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第七,在改革创新上,要处理好用一些好办法、改进一些老办法、探索一些新办法的关系,要着力解决好不会办学的问题,在教育思想、教育质量、学生素养、办学体制、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第八,在组织构架上,要处理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秘书处同各地党委的关系,着力解决好秘书处的工作职责和程序问题,更好地发挥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当中的领导、推动、协调、监督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完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履行教育的考核体系。
第九,在领导组织上,要处理好上级党委同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关系,着力解决好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让教育改革创新成为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行动。
第十,在推进策略上,要处理好全国统一性要求与地方差异化需求的关系,着力解决好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的问题,引导不同学校从实际出发,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28日第8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