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成考了解成考 报名流程报名流程 加分政策加分政策 真题汇总 10年-23年真题 成考办电话成考办电话

咨询热线

13176677032 (点击在线咨询)
首页 > 复习资料 >
自考攻略

【专升本】2021年山东成考《语文》精讲复习资料十四

时间:2021-03-06 16:31:00 作者:储老师

z成考助学

第十四篇 论 学 问

培 根

一、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一位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是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及散文家。他通过持之以恒地用科学方法思考及依靠观察而非权威学说获取知识的态度成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的《培根散文集》是英国文学中这一流派的典范,并被誉为英语散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他所运用的一些新鲜词汇还进入了英国文学传统。他的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

二、《论学问》简介

《论学问》(<>)是培根58篇散文集中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学习的主要的目的,不同人采取不用学习方法及学习内容是如何对人的性情品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论学问》的语言有气度并颇有说服力,结构简练而紧凑,向读者揭示了培根对学习的自然客观态度。

三、课文主旨

本文全面而具体论述了学问的用途和治学的目的方法。

四、论述结构分析

第一层(第1自然节):论述学问的用途。

先论学问在的三种用途(娱乐、装饰和增长才干);

再论对待学问的不正确态度(偷懒、虚伪、武断);

再论学问与经验的关系(互相促进);

再论对学问的运用(几种各不相同的态度);

最后归结到读书的目的(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第二层(第2自然节):论述治学的方法。

先论应有不同的读书方法来学习(精读、勤读、全读、略读、选读);

再论不同的治学方法有不同作用(阅读能hellip;hellip;、会谈能hellip;hellip;、写作能hellip;hellip;);

再论不同学科的书,对人有不同的作用,结论是“学问改变气质”;

最后说应针对自己的缺陷(改变气质)选读不同种类的书。

1、在学问的三个用途论证中,重点论证的是“增长才识”,由此进一步论证到“才识”是和实践能力相关联的。它不是埋首书本的“偷懒”;不同于用作装饰的“虚伪”;也不是尽依书本教条断事的“怪癖”。而是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考验,又从实践中提炼发展丰富的“才识”。其最终目的是要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2、在治学方法论述中,认为阅读需要有会谈、写作的配合,而论证的重点在读书方法上,人生有限,书海无边,要学会选用不同的方法读书,明白读不同种类的书可以改变人的不同气质,要针对自己的缺陷读书学习。

3、理解难点在于译文词语和现代汉语通行意义不吻合。

娱乐,指幽居养静;

装饰,指熟习辞令;

锻炼,指培养启迪或检验发展;

经验,指实践活动。

4、比喻:

⑴野生花草:人的天赋;

⑵无味蒸馏水:读他人节录的重要书籍;

⑶地球有益于hellip;hellip;四句:学问改变气质;

⑷读书“一尝、吞下、咀嚼:不同的读书方法。

五、重要段落简析

1、“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可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hellip;hellip;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这个论点极富积极意义,因为它不仅说明了学问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的道理,而且还证明了学问可以补救人的个性的弱点,体现了作者“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

(2)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所谓比喻论证是一种借助于打比方,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的论证方法。本文列举多种运动方式治疗肉体上病患的好处,就是一个比喻,以此来证明学问可以补救精神上的缺陷的论点。这种比喻论证既生动形象,而且道理也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3)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排比句。共有两处:一处是“'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hellip;hellip;骑马有益于头脑。”另一处是“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hellip;hellip;他顶好研究律师们底案卷。”

2、“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这段文字运用了比拟修辞方法,作者将读书比拟作吃东西,显得生动形象。“尝”指选读其中一部分;“吞下”指的是全读,但不必细心读;“咀嚼消化”则不仅要全读、勤读,而且要精读、细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