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成考了解成考 报名流程报名流程 加分政策加分政策 真题汇总 10年-23年真题 成考办电话成考办电话

咨询热线

13176677032 (点击在线咨询)
首页 > 复习资料 >
自考攻略

【专升本】2021年山东成考《语文》精讲复习资料十九

时间:2021-03-06 16:39:53 作者:储老师

z成考助学

第十九篇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

二、主题思想

本文由对郭橐驼名字、身世、职业、本领的交代,引出他对种树方法的叙述,再由“种树”方法“顺木之天以至其性”,讽喻统治者也应该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

三、重点字词句

1、给下列字注音

病瘘(lograve;u)郭橐(tuoacute;)驼孳(zī)勖(xugrave;)缫(sāo)丝飧(sūn)饔(yōng)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

①甚善,名我固当名,称呼,名称用作动词。

②驼业种树业,以hellip;hellip;为业,名词作动词。

③且硕茂、早实以蕃实,结果实,名词作动词。

④其筑欲密筑,捣土用的杵,文中名词用作动词,捣土。

⑤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划破,名词作动词。

3、解释词语

病:生病、疾病、穷困、困苦、缺点

致:尽、招致、到达、招纳、

其:代词-他、那、他的助词---表反问、猜测、商量、祈使等语气

以:连词-表并列、目的、顺从等关系介词-有把、在、凭借等义副词---通“已”

4、特殊句式

“故不我若也”:否定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使动用法:如“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写作特点分析

四、写作特点分析

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植后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治民与种树相映衬,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

A.作者为了突出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采用了哪些手法?

答:首先间接烘托,然后用对比手法突出。

B.作者突出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其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强调“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从而为下文引出对“好烦其令”的治民举措的讽喻作铺垫。

C.“他植者”的作法,与“长人者”的作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其本质是什么?

答:“他植者”与“长人者”的作法本质上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D.引伸分析:作品由种树―――治民,当今可以由种树―――育人。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