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庄子・秋水》。《庄子》一书,共33篇。相传其中“内篇”7篇为庄周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为庄子门人和后学者所作。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考点2) 文章主旨
本文阐述了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的道理,启迪今人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应努力进取,不能自满。
考点3) 写作特色
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
考点4 重点词句
(1)两涘清崖之间,不辩牛马。涘:岸,水边。辩:通“辨”,分辨。
(2)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仰视的样子。
(3)拘于虚也。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赞美,自负。
(5)人卒九州。卒:尽,遍布。
(6)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平?向:从前,之前。
(7)东面而视:面朝东跳望。
(8)阅道百,以为己若者,我之谓也: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
(9)且夫我尝间少种尼之闻面轻伯夷之义者:而且我曾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爽的义行。
(10)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那就太危险了。
(1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12)不似構米之在大仓乎: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粮仓中一样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