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起点语文《赤壁赋》复习汇总
诗歌内容分析
此文的外有形式,似乎是一篇游记。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由。下面从出游到赏景、箫歌、怀古、伤今、议论、醉酒、天明,完全按时间顺序一路写来,所以“月出”起,以“东方既白”(日落)收。但细究起来,在时间这条外在线索之外,还有一条内在的情感脉络。作者此文并非以记游为主,而重在抒情议论。因此剖析此文的层次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人物的事情变化。文中主客两人的感情变化,经历了“乐――悲――喜”的过程。全文也就可以分为三层。
(一)一段写泛舟江面上生乐。
清风、明月、江水的描写,不但抓住应时之景的鲜明特征,创造宁静安谧的境界,勾出遗世独立之情,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了铺垫。成为构成全篇艺术意境的主要物象。
(二)二、三段记叙泛舟江心,饮酒放歌的情景,因箫声呜咽而生悲。
1.“饮酒乐甚”发而歌(美人喻其理想)
2.由放歌引出客人倚歌而和的箫声。
用比喻、夸张、想像的手法, 极写了萧声强烈的感染力,表达出浓重的凄清情调,借此抒发内心 难以掩抑的哀愁,感情基调由乐而悲。
3.客人解释箫声“何为其然”。
用以客代答的形式,表达作者对现实人生的苦闷和迷惘。其中“渔樵于江渚之上”正是作者贬谪生活写照。
(三)四段抒写因得到解脱而复喜。
4.苏子对客人的批驳和安慰。(全文主旨所在)
1)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领起,驳客“羡长江之无穷”的议论。
2)以“且夫”一转,驳客“抱明月而长终”的感慨。
这段文字是写作者经过一番哲学思考,终于找到解脱苦闷的途径, 即用旷达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大自然怀抱中录求精神慰藉。
5.客人被苏子说服而转悲为喜。
“洗盏更酌”、“相与枕藉”将喜悦的心情化成了具体的生活画面。(与首段相呼应,但此时的乐,已是在领悟人生意义后的更高层次的愉悦。)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