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成考了解成考 报名流程报名流程 加分政策加分政策 真题汇总 10年-23年真题 成考办电话成考办电话

咨询热线

13176677032 (点击在线咨询)
首页 > 历年真题 >
自考攻略

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8)

时间:2022-02-04 13:25:51 作者:储老师

z成考助学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答案:A

  2.根据需要起源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爱与隶属需要

  D.成就与交往需要

  答案:A

  3.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答案:B

  4.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D

  5.根据动机的性质与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划分为(  )

  A.生理型与社会性

  B.高尚和低级

  C.长远与短暂

  D.主导性与辅助性

  答案:D

  6.苏联教育家阿募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

  A.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B.学校和社会之问的合作

  C.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

  D.学生和学生之问的合作

  答案: A

  7.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并提出了著名的阶段教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 C

  8.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生理学

  答案: A

  9.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将存储形态文化转变为活跃形态文化是教育()

  A.传递文化的功能

  B.活化文化的功能

  C.交流文化的功能

  D.更新文化的功能

  答案: B

  1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

  A.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德育与智育、体育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 D

  11.在我国现代学制改革中,第1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 C

  12.19931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提出“两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其中‘‘两基”是指()

  A.传授与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完成教育体制改革,基本完善教育结构

  D.基本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基本实施素质教育

  答案: B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韦纳指出,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把成功与失败结果归结为智力、努力、任务的难度及运气四个因素。

  答案:正确。韦纳指出,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把成功与失败结果归结为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及运气四个因素。

  14.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错误。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学校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答案:(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答案: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它既可在教学开始时进行,也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进行。

  17.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答案:(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如何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答案:在实际的课堂环境中,主要存在着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在竞争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只有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人,则降低了某一个体成功的可能性。

  在合作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团体中某一人达不到目标,则其他人也达不到目标。

  在个体化目标结构中,个体是否成功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对学习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

  竞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完全取消竞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竞争手段。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小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D

  20.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习作业法

  答案:B

  21.《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

  2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课外辅导

  答案:B

  2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答案:A

  24.我国当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答案:A

  25.教学是(  )

  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

  C.教加学的活动

  D.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D

  26.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教学方法

  C.教材

  D.学科课程标准

  答案:D

  27.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答案:B

  28.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答案:C

  29.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A.反射

  B.反馈

  C.反映

  D.反应

  答案: A

  30.看到一个苹果,它的形状、大小等属性都会在人脑中同时得到反映。这种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联觉

  答案: B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答案:错误。此说法不全面。“序”有两层涵义:一是学科的逻辑系统;二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32.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答案: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1,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第二,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问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3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法有哪些?

  答案:(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35.简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答案:(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试述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答案:(1)涵义:它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2)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思想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一般地说,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思想性是科学性的灵魂和内在属性。

  (3)贯彻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